作为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我国要用不到10年时间实现“碳达峰”,再用30年左右时间实现碳中和,任务艰巨。目前,我国有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约2500家,都会存在高污染、高排放情况,是迈向双碳目标的“硬骨头”。
园区作为高新技术的载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每年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碳排放量仍在增长,脱碳压力巨大。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均需要以园区作为基础引擎,也会产生新的排放。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双碳目标之间的关系,慢慢的变成了亟需破解的难题。
零碳智慧园区作为全新概念,各地认知大多停留在概念层面,对于如何建设零碳智慧园区,难以从系统性、整体性考虑推动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顶层设计、能源结构、产业体系、基础设施、政策体制等方面的实现路径仍在探索。如,怎样摸清各园区碳排放家底,如何制定减碳路线图,如何低成本实现节能降碳,这些是路径方面面临的重要挑战!
现有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难以支撑实现碳中和,CCUS等技术成本极高,不具备大规模商用条件。基础研究方面,国际研究热度远高于我国,虽然这三类技术探讨研究成果在迅速增加,但引用量较低,研究质量和技术创新需逐步提升。产业实践方面,各地的零碳园区都会存在相互借鉴、相互模仿的情况。
目标有了,技术创新需要一些时间,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搞清楚零碳园区建设路径,政策、规划、方案需要尽快出台,以引导技术发展和目标实现。以下11大园区低碳转型案例,为我国建设零碳园区提供了经验。
星洲工业园利用远景智能零碳方舟平台,摸清了园区碳排放家底,对能源需求来做科学预测,确定了园区双碳目标、实现战略、主要路径。明白准确地提出,星洲工业园将于2026年实现碳达峰,2046年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首个基于科学碳盘查结果推演的工业园区碳中和规划及路线图,是建设低碳、零碳园区的实际落地案例。
星洲工业园持续引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电站、分布式天然气发电、集中供能能源站等减排项目,持续优化园区用能结构,降低碳排放。已有光伏装机容量超18兆瓦,全年发电量超1800万度,且配置160兆瓦时的储能电站。建设完成后,每年至少可产生500万度绿色清洁电力,减少约0.3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园区已规划在园内投资建设4×10兆瓦级天然气分布式发电项目,每年可减少至少1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位于蒙苏经济开发区江苏产业园,拥有丰富的能源、化工、建材等资源。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基于当地丰富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资源和智能电网系统,推动能源转型,构建以“风光氢储车”为核心的绿色能源供应体系。同时,配合数字化基础设施,推动零碳产业及电解铝、绿氢制钢、绿色化工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构建以零碳能源为基础的“零碳新工业”创新体系。
园区中80%的能源直接来自风电、光伏和储能,另外20%的能源基于智能物联网的优化,将会通过“在电力生产过多时出售给电网,需要时从电网取回”的合作模式,实现100%的零碳能源供给。
目前,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已建成一座占地面积约400亩、一期10GWh产能的现代化动力电池工厂,根据规划,二期总产能将提高到20GWh,每年将为超过3万台电动重卡提供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耐久性和超高的性价比的动力电池,还可为风光储应用提供超10GWh储能电池,支持风光储氢等综合智慧能源示范项目,解决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消纳难题,大规模降低电力成本。
青岛中德生态园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规划面积11.6平方公里,拓展区29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是由中德两国政府建设的首个可持续发展示范合作项目。中德生态园围绕生态标准的制定和应用、低碳产业的配置和发展、绿色生态城市建设与推广“三大领域”,建立零碳试验区指标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产城融合型零碳社区建设模式,力争率先打造零碳试验区、碳中和灯塔基地。
园区通过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给体系,推动能源转型。同时打造零碳建筑,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和装配式建筑,实现100%绿色施工、绿色建筑。此外,推进园区管控数字化转型,建设零碳操作系统,实现数据支撑园区碳排放监测和管理。
其中在用能耗能方面,中德生态园重点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空气能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作为青岛市首个“非煤化”试点区域之一,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给体系,并实施泛能网技术,运行山东省首例泛能网联网,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达16兆瓦,供能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另外,中德生态园打造“智能绿塔”模式,采用新型太阳能光伏板作为外层幕墙,通过光伏电池板的使用,为建筑及其用户的用电需求提供支持,将获取的能量暂时保存在建筑内的高效锂离子电池中,平衡社区内的载荷电流,减轻国家电网的顶峰负荷。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