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农业未来是什么,我们大家可以先追溯农业的起源。农业并非起源于土壤肥沃的南方热带地区,而是起源于地理意义的北方。
人类发现,北方干旱的土地边上,生产在河流的一些植物会产生大量的种子,产生大量的种子,才能确保这些植物能够继续繁衍物种。经过反复实验,人类逐步掌握了这些植物的特性,于是大概在8000多年前农业诞生了。因为农业的诞生,人类彻底被农作物给驯服了。
为了能够守住农作物的生长,开始有了农田,为了守住粮食,开始定居。因为定居有了村庄,有了城市,有了国家。除了狩猎采撷之外,人类发现能够最终靠在土地上劳动,从而获取更多的能量,这就是我们人类一万多年来最大的生活主题。
当人类发现可以在土地上耕种产出更多的能量,抚养更多的人口,让人类种群更为强大。人类社会进入了这样无限正反馈循环,人类种植了更多的农作物后,获得了更多的粮食,从而能够养活更多人口,人口增加后会产生更多发明新工具,然后,耕作更多土地,产生更多能量,更多能量催生更多人口诞生。这一循环过程已持续1万年,到今天为止已经面临了非常大的挑战。
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测算目前土地耕作面积是14亿公顷,全球人口目前是76.4亿左右,粮农组织预测再过20年左右,2050年,人口将会达到100亿。在接下来的25年内,全世界增加25%的人口。请注意,新增的25%的人口,不是像从前那样增加普通的农民,而是诞生于消费社会的全新群体,也就意味着对粮食的消耗将非常庞大。地球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增加75%的能量供应,可以是粮食,也可能是蛋白质、糖或能量供应,这是我们必然面临的问题。那么,如何来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土地不可能再增长,当前,全世界内,耕地增长已经很缓慢。其实,早在两百年前,殖民时代就已结束了,耕地大幅度增长,现在,虽然还砍伐森林,有围海造田或是土壤的治理,但是,总体来讲,我们面临巨大的挑战就是人口的增加与土地面积不再增长,这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第二个矛盾点是人类的农业足迹。人类是所有生物里生态足迹最庞大的族群,人类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已经将地球全部地层改变。今年,亚马逊热带雨林发生森林大火,很多媒体和公益组织宣传森林大火,但是,早在70年前,亚马逊流域75%的雨林都已成为耕作地,现在的雨林不过是从前雨林面积的25%而已。这是生态足迹的第一个案例。
农业生产如此逼近生态的极限,根本在于市场的庞大,因为人口的总数量在增加。美国拥有全球第一大农业产能,3亿人口,但仅有300万农民,也就是说1%的农业人口要养活99%的其他人口,还要产生全球农业消费的10%。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正真看到更多的问题,全球农业都面临着大农场与小农户的矛盾。不过这类大农场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因为,土地本身是农业的自然资本,资本聚集和能源聚集以后发挥更大的价值,这类大农业本质上和工业化没有差别,是资源的一种分配方法。
另一种经营模式是小农户,这是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模式。小农户一般可定位经营50亩以下的农田的农户,他们是世界最大的种植群体。但没办法用大规模的机械化的工具,大规模运用化学的肥料、农药。小农户主要是自给自足,也没有很好的方法参与国际市场的期货交易。
当然每个国家都有金融家和政客提出金融赋能小农,维持小农竞争力。但是实践的结果就是小农变大农,最后没有小农户了。其实小农户的生产有品类优势和生态优势,一个村里面如果100个小农户最多可以种出100种不同的水果。对于一个消费社会而言,小农户的农产品多样化,实际上也是一种独特的比较优势。
我们国家是大国小农,小农户数量占农业经营主体98%,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90%。
虽然我们也有北大荒,八一农垦,而且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通过资源配置使得农业产能得到提升,但是小农户的对农业产能的贡献还是超过50%。
第二个矛盾点是生产效率与分配的方法的矛盾。过去30年大量的农药、肥料、化学让农业生产效率空前提高。从生产效率看,全球生产的粮食是完全足够养活全世界所有人。但是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每天地球上还有8亿人是饿着肚子睡觉的。农业生产已经足够有效率但是没有很好的分配的方法,这就是农业生产关系、土地和商业的关系,这就不是农业生产本身的问题了。
当前全球大概有40亿的人在农业生产,有76亿农产品消费者。但是两者之间只有1万多家农产品中间贸易企业。两头几十亿与中间的1万多家对比起来,就不难发现这其实一个漏斗。两头很大,中间很小很细。大量的利润,大量的信息,都掌握在中间商手里,这就是我们全球面临的粮食最最重要的原因。
所以,我们应该解决的不是生产难题的问题,而是怎么用我们的新工具,新的商业行为和新模式挑战固有的人类所面临的粮食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