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子栏目一
子栏目二
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拿污水厂中水当空调 用存储器余热来供暖
来源:江南体育app下载入口    发布时间:2025-01-27 04:55:27
产品描述: 连日的“蒸烤”模式下,备受市民关注的砂之船(南京江北新区)超级奥莱项目正在加速施工,目前空调设备已进入调试阶段,预计年内开业。而这一商场面积超10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无需配备占地近千平方米的空调机房,未来,空调冷热源将全部来源于距离其2公里之外的江北新区研创园绿色能源应用项目。 昨日,记者实地探访这个我省首个“能源中心+绿色云计算中心”耦合项目,了解废水废热是如何变身“绿色”能...
下一个产品 上一个产品

详细介绍

  连日的“蒸烤”模式下,备受市民关注的砂之船(南京江北新区)超级奥莱项目正在加速施工,目前空调设备已进入调试阶段,预计年内开业。而这一商场面积超10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无需配备占地近千平方米的空调机房,未来,空调冷热源将全部来源于距离其2公里之外的江北新区研创园绿色能源应用项目。

  昨日,记者实地探访这个我省首个“能源中心+绿色云计算中心”耦合项目,了解废水废热是如何变身“绿色”能源,为建筑集中供冷供热的。

  踏入绿创大厦,一股清凉感扑面而来。令人倍感意外的是,冷气的大多数来自竟是经过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出的中水。

  据介绍,中水又叫“再生水”,主要是指城镇污水、废水经净化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些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夏季,中水的最高温度保持在28摄氏度左右,在规划阶段,我们就考虑到项目距离污水处理厂非常近,于是设计管道路线米,让原先的中水路径拐了一圈,经过污水源热泵作业,实现供冷供暖。”中化金茂智慧能源南京公司总经理助理薛俊介绍。

  污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便是利用了中水冬季比气温高、夏季比气温低的特性。中水从污水处理厂出来后,并不直接排入河道,而是通过管道进入污水源热泵,经过热泵机组换热后,热泵机组生产出46℃的空调水,给室内供暖,中水则以8℃左右的温度进入河道。夏天则相反,最低可产生5℃冷水,实现区域供冷。

  相较于传统供能方式,污水源热泵具有绿色环保、高效率节约能源、运营稳定等突出优势,其COP(能效比)可达传统空气源热泵的1.4倍,能够降低用户成本10%到20%左右。

  “污水源热泵的原理与江水源热泵类似,但与后者相比,受气象条件影响小,运行更稳定,同时也更加容易复制与推广。”薛俊手指沙盘模型和记者说,现在能源站项目一期已投入运行,为绿创大厦和明发城市中心等园区建筑供能,总规划供能面积达到220万平方米。

  随着慢慢的变多的企业入驻,以集成电路、大数据为产业主导方向的研创园面临着海量的数据存储需求。同时,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余热。

  一边是数据中心设备正常运行时产生的大量废热,另一边是项目的冷热源设备需要制取大量冷热源,参观过程中,记者看出绿创大厦的背面有3台8000立方米的蓄能罐,将这两者“连接”在一起,让机房“余热”继续发挥作用。

  在冬季,项目利用高效的热泵系统,通过蓄能罐实现热回收,从而和污水源热泵一起为周边的办公、住宅、商业建筑进行供暖,“在丰富能源站热源形式的同时,完成数据中心余热利用,同时还能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让整个电网的运行也更加平稳有效,今年下半年启用后,预计可以为40万至50万平方米的建筑提供热能。”薛俊说。

  通过综合利用多种技术方法,对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进行多能耦合与梯级利用,有效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并为周边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绿色节能的机柜托管服务,现已交付一期约1300个机柜。

  想要多种能源“打好配合”,系统模块设计至关重要。在一楼的项目运维中心,记者看到一张巨大的屏幕上,当日用能、设备工艺、管道压力等参数一目了然。这个区域能源站冷热源系统,已为项目签约的103.5万平方米建筑提供服务。

  项目运维主管舒畅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设备正常运行策略,“我们会根据当天气温、末端负荷、能耗数据等情况调整参数,决定开多少台泵,然后系统会给各个末端设备发送信息,实现自动化运行,让绿色能源高效利用。若设备出现了漏水、断电等风险点,系统还会发出警报,团队就能够准确的通过定位马上去处理。”他和记者说,日常情况下,系统只需要由一个人维护就足够。

  舒畅所在的运维团队,还会对整个片区的冷热源设备做巡检、维护,省去了用户后期设备维护和更换的二次投资。

  得益于明显的节能环保优势,该项目被列入江苏省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节能减碳方向)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支持项目清单。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利用各种高效技术实现多“能”互补,研创园绿色能源应用项目预计每年节约标准煤9095吨,减排二氧化碳23829吨,相当于植树128万棵。


上一篇:茅台集团参加2025世界经济论坛年会 分享中国企业对ESG的理解和实践 下一篇:数据中心余热回收—变“废热”为“负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