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很多人都清楚,空调在30年前堪称奢侈品,然而如今它几乎已成为生活必需品。想当年,一个普通人辛苦劳作一整年,工资都不足以购买一台空调,可现在平均每家拥有1.2台空调。不少朋友可能并不知晓,早期的空调产业曾是,而如今中国品牌已然席卷全球。放眼世界,每年有高达80%的空调产自中国,年产量超过2亿台,这一数字是。今天,咱们就来深入探究一下,中国的空调乃至整个家电行业是怎样守住自身阵地,不但未被外国巨头吞并,反而一步步拓展出属于自身个人的广阔市场的。
其实最早的空调并非为人类所用。1900年代,美国有一家印刷厂,厂里的油墨在潮湿环境下极易变得模糊不清。于是,人们发明了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后来人们惊喜地发现,这一设备不仅能调节空气中水分含量,对温度的调节效果也非常出色,随后它便被改良成专门用于降温的空调。因此空调的英文 “AC” 指的是 “air conditioner”,当然,“air cooler” 也常被简称为 “AC”。由此可见空调诞生之初,其目的是提高机器的生产效率。不过后来人们又发现,在凉爽的环境中,人的生产效率也能得到提升。
1903年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大厅变成全球上首个安装室内空调的建筑。想想看,那些交易员们个个都是五大三粗的汉子,整天在大厅里扯着嗓子喊价,天气炎热时他们酷热难耐。只有把交易所的温度降下来,他们才能更高效地进行交易。在新加坡,办公楼里以前常年将温度控制在22度,以此保障员工的工作效率。就连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都曾提到,空调是新加坡成功的要素之一。在之后的几十年里,美国和日本引领着空调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空调的尺寸越来越小,成本也慢慢变得低,逐渐从工厂实验室里的专业设备演变成民用商品。
20世纪70年代,外国商品包括空调进入中国,此前就连慈禧太后解暑也只是在屋里摆冰。看到空调后,人们开始仿造。1974年,泰州一家无线电厂研发出中国第一台窗式空调,其外壳是工人用锤子敲出来的。1985年海尔生产出国内第一台分体式空调,但当时国内技术和供应链不成熟,零部件需进口,产能很低。
1989年,全球空调年产量约为1500万台,而中国国内各大品牌即便竭尽全力,年产量也仅为 20 万台,产能严重不足。这种情况如蓝海般诱人,且当时中国劳动力成本低,日立、松下、LG 等外资厂商纷纷来华合资建厂。它们凭技术优势,利润率超30%,有力推动了中国空调产业链发展。
首先是技术引进,例如海尔空调引进了变频技术,并1993年生产出中国第一台交流变频空调。与此同时,生产线也逐步走向成熟,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当空调吹出12度的冷风时,人们会觉得凉爽宜人;当吹出32度的暖风时,又会感到温暖舒适。随着产业链的成熟和利润率的可观,吸引了众多跃跃欲试的人想要进入这个行业分一杯羹。
仅仅十年间,中国的空调厂商数量从寥寥无几迅速增长到400多家,国内空调市场也从供不应求转变为产能过剩。然而产能过剩并不代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空调。2001年时,一台空调的平均价格将近3000元,而当时城镇居民的平均收入还不到600元,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人们要不吃不喝小半年才能攒够买一台空调的钱。所以与其说当时是整个行业产能过剩,不如说是过高的价格抑制了需求。
要想进一步打开空调市场,就必须降低价格。2000年左右,中国国内经济和供应链水平呈现井喷式发展,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攀升,空调行业迎来了快速地发展期。厂商们纷纷全力以赴投入研发,努力控制成本,市场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到2005年,空调行业经历了一次大规模洗牌,局势基本稳定下来。原本400多家的空调企业,最后只剩下30来家,其中第一梯队主要是海尔、格力、美的,这三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总和接近50%。这些存活下来的厂商不得不努力控制成本、精进技术。对于消费者而言,空调从原本的奢侈品变成了常见的家电,国内空调市场规模也因此进一步扩大。
与此同时中国刚加入 WTO,许多外国品牌将生产线迁至中国,代工业务带来了出口需求的增长,空调产量逐年上升。到2010年,中国已然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空调生产国和出口国,年产量接近1亿台,是20多年前的400倍,占全球总产量的三分之二。
首先虽然中国的制造能力已得到认可,但走向国际市场的仅仅是产品,而非品牌。中国空调品牌在海外市场的起步异常艰难。中国品牌的形象问题,已然成为中国品牌厂商拓展海外市场的一大障碍。
如何树立品牌呢?大家都知道,首要的是保证产品质量。中国虽然于2001年加入了 WTO,但家电质量一直未能获得西方国家的认可。即便生产能力再强,如果产品不符合规定标准,依然无法出口,这曾是中国制造面临的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因此2001年底,中国推出了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即3C认证,以此与国际标准接轨。
大家也都明白,打造品牌的另一个关键是提高知名度。比如在2008年,借着北京奥运会的主场优势,海尔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击败了众多外资品牌,成功成为奥运会的合作伙伴。当时海尔中央空调进驻奥运场馆。一方面,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规模化生产带来的价格上的优势,使得中国空调迅速在东南亚、非洲等海外市场打开了局面。
不过在美国、日本和韩国等相对成熟的市场,拓展难度就要大得多了。因为即便中国的空调产品质量优良,但这些国家的消费者已经经常使用并信赖像 GE、东芝等品牌几十年了,他们为何需要冒险尝试一个中国品牌呢?这就必须提到,经过多年发展,中国企业已经积累了一些资本,再加上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那些欧美品牌的经营状况也不太乐观,所以中国公司能够有更多大胆创新的策略。比可以不选择正面竞争,而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比如并购等手段来拓展市场。
其次在研发技术方面,由于中国起步比日本和韩国晚了几十年,大量专利掌握在他们手中,中国企业面临着技术 “卡脖子” 的问题。那该怎么样应对呢?一方面,中国公司能够借助合资生产线年代起,外资就慢慢的开始在中国设立生产线了。但问题是,这种学习方式只能学到一些皮毛,对于空调中像压缩机这样的核心部件技术,依然会受到限制。不过,中国厂商也有自身的优势。
收购的方式来获取一些核心技术。企业盈利后,不能只想着给股东分红,而要舍得投入到核心技术的研发中。在一些相对较新且没有专利壁垒的需求痛点领域,中国品牌厂商能更加大胆地进行创新。
此外除菌自清洁与洗空气等技术相继涌现,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让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倍感舒适与便捷。海尔空调凭借一系列技术创新,屡次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的发展进程。海尔空调发展历史是中国空调行业30多年发展的缩影,中国空调行业从看重投资发展到制造、完善供应链和技术,再到成为研发基地,最后积极对外投资,成为生产、研发、品牌强国,年产量2亿多台,占全球80%。
湖北多所高校紧急通知:因突发灾害造成临时困难的同学,学校将第一时间为大家提供帮助!
来源:【荆门日报-荆门新闻网】本文来自【荆门日报-荆门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这就是人间不公!731部队细菌战犯逃回日本后,很多人在医院、学校等公立机构担任要职
731部队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下令组建的细菌战秘密部队之一。1931年到1945年期间,731部队进行骇人听闻的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等,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数千名中国、苏联、朝鲜战俘和中国平民被用于人体细菌和毒气实验。
近日,广州花地湾地铁站出入口在改造过程中,因设计造型和颜色酷似“棺材”,在网上引发广泛讨论。随后,该造型地铁口被连夜拆除。近日,网络流传一份名为《关于花地湾地铁口改造事件的通报批评》(以下简称《通报批评》)的文件。
近日,网友反映吉林一大爷在小雾凇岛景区救助受伤女游客垫付3700元医药费后,游客一声不吭离开,引发关注。打抱不平——“好心好意给你垫了3700元医药费你连个声都没吱就走了?”视频中,一男子为身旁衣着朴实的大爷打抱不平道,“好心好意给你垫了3700元医药费,你连个声都没吱就走了?
据贵州省纪委监委1月10日消息,贵州省委巡视组正厅长级巡视专员、一级高级监察官申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申勇 资料图申勇出生于1964年5月,贵州仁怀人,1985年7月加入中国,1985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毕业,工学学士。
每年发放年货,现场热烈的气氛都让周边的村民,还有屏幕前的网民都羡慕的不行纷纷感慨自己不是光明村的人幸运的光明村,这几天跟过节一样因为,东哥又给老家送年货啦[心][心]7号上午,村民就在刘强东老家的门前等待中午11时30分左右,车队到达村民们放起了烟花迎接并持续到了晚上,现场气氛非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自己的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